央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(記者劉禕辰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晚高峰》報道,這兩天,有兩則跟稅收有關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註。一條新聞說,社科院發佈報告稱,我國公共財政收入達到12.9萬億,人均宏觀稅負接近萬元。另一個則消息說:香港一名單身青年年收入17.8萬,但只需繳稅729港元。
  相比之下,網絡上不少人大呼“內地民眾的稅實在是太重了!”更有網友吐槽說:高稅負挫傷了民眾的幸福感。那麼我們的稅負到底重不重?
  “公共財政收入”是衡量“宏觀稅負”各指標中,口徑最小的一個。換句話說,社科院數據顯示的宏觀稅負12.9萬億,還是往少了說。但數據也需要看全面。據社科院統計,這12.9萬億當中,僅有5.8%來自於個人所得稅,剩下的90%多都是企業繳納的。僅以5.8%的比例來看,即使人均萬元稅負,攤到每個人頭上的個稅還不到600元,比起香港小伙兒好像還少一些。
  是不是突然覺得老百姓身上的稅收負擔一下子減輕了不少?並非如此。因為這些企業所繳納的稅費,有相當一部分通過稅收流轉進入價格,變成了每個人不知不覺中繳納的間接稅。
  一般來講,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間接稅有三種,營業稅、增值稅和消費稅。間接稅到底有多高?比如你去餐廳吃一頓飯,其中5%的餐飯用來繳納營業稅;穿在身上的衣服,甭管它打了幾折,其中近15%的增值稅不能免除。姑娘們的化妝品中近一半的價格都是各種稅費。
  繞來繞去,大部分的稅負還是由每一個消費者承擔,也就是說,我們真的實打實的扛下了近一萬元的人均稅負。
  是不是突然又覺得自己負擔重了?彆著急。以香港為例,去年香港人均總稅負超過三萬。更重要的是,單純看稅負的數字沒有意義。2013年全國GDP總值超過59萬億元,人均GDP約為4萬多元,如果用它對比宏觀人均稅負近萬元的數值,會發現人均稅負最終可能會低於25%。
 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於去年表示,宏觀稅負難以做國際比較,各國的口徑不一樣,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口徑來計算,中國的宏觀稅負大約為29%,不但低於發達國家平均值的41.8%,也低於發展中國家平均值的35.4%。但不高不意味著合理。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指出,僅有5.8%來自於個稅的公共財政收入結構不利於調節收入分配。
  張斌:收入高的人交稅占收入的比較低。
  以個人所得稅等直接稅取代間接稅,是否就能萬事大吉?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朱青表示,我國現階段不太可能效仿美國等國家,以個人所得稅做為主體稅種,因為總體看來,人們的收入水平仍舊偏低。
  朱青:人均收入現在剛超過4千美元,所以不可能像人均收入已經達到3、4萬美金的那些國家,他主要靠個人所得稅來籌集稅收收入,個稅只占中國稅收6.6%,中國政府不可能靠個人所得稅來過日子。我們就靠流轉稅。
  對此,張斌建議,在未來的個稅改革當中,讓個稅真正起到調解收入水平的作用很重要。
  張斌:應該以家庭為單位,當然也可以個人,把全年的收入各方面的收入都交到一起,自己到稅務局去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,如果轉變成這樣的方式,個稅的收入和個稅簽收的規模大大增強了。  (原標題:中國人均稅負近萬元 網友吐槽:高稅負挫傷幸福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h62rhtzc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